top of page

通往金融学的研究之路

Updated: Jan 17, 2021


博主按:我和路老师相识于2017年的春天,彼时我们家刚登陆温尼伯,而路老师一家已是老温尼伯了。小女儿班上有两位华裔同学,其中一位就是路老师家的大闺女Kathy。记得那段时间,孩子们放学后总爱在操场上玩Monkey Bars,两个中华小丫头,满口大英帝国话,聊得甚是投机。我和路老师则各坐一旁,偶尔攀谈几句,慢慢地就熟悉了。


路老师给我的印象既帅气又憨厚,微笑发自心田驱之不散。我打小就怕老师,但做博导的路老师常令我有如沐春风之感,我感受到的是平等的尊重。假如,我说假如,路老师哪天去了UBC,我一定会厚着脸皮去申请做他的金融博士生。不知道那时,我所沐春风是否还在,想来是不会的了。师道尊严,历来如此。也许,路老师板着脸训人,也是很可怕的。只是,我无缘得见。


路老师既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友,也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大学者。师从林毅夫先生,联名发表过不少文章。这些,路老师从未提过,连导师是泰山北斗的林先生也是我刚刚才追问出来的。这些,比起当下社会上那些扯虎皮做大旗的人来,不知道要高洁多少。


今晚,我对路老师说,我的《财富温哥华》博客频道即将发布,请他发文加持。他问随笔行不行,是否与我的财经博客风格不搭。我说我这是泛财经自媒体,连风花雪月都不拒绝,怎么会拒绝金融学教授的随笔呢。于是,便有了路老师在本博的第一篇既轻松又严肃的文字。


附 路磊老师简历:

路磊,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阿斯博商学院金融学(终身)教授,Bryce Douglas金融学讲席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2007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,获金融学博士学位。2007至2011年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,2011至2016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,2016年加入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阿斯博商学院。




作者: 路磊 I 曼尼托巴大学阿斯博商学院





自从2001年开始在麦吉尔大学读金融学博士,至今已近20年。回想这些年对金融问题研究的历程,突然发现自己几乎是被动研究,在文章发表的压力下默默前行,而自己真正的研究兴趣却消失殆尽。或者说,就从来没有真正地开始过。虽然自己的简历和网页上研究兴趣一栏,写的是资产定价和行为金融,但到底是哪些问题是自己真正感兴趣,哪些问题会影响人类对于金融的认知,自己却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。对于一个刚开始金融学学习的博士生,或者是初入职场的金融学助理教授而言,这也许是一件正常的事情,因为科研和教学诸多问题已经压的他们无法喘息。但是,对于已经从教十余年,科研有一定积累的学者而言,实在有些愧疚。


记得一年前,一位友人打电话聊起国内风生水起的网上授课的事情。他建议我也开设一门课程,或者是和大众息息相关的日常金融话题,或者是阳春白雪的高端金融研究。但是,最终我还是拒绝了。不是自己清高,也不是这些没有意义,而是这些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。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和深厚的家国情怀,敦促自己砥砺前行,研究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本源所在。在开始金融学研究之前,曾经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求学三年,最终发现自己对经济学的研究兴趣不足。但是,却有幸遇到了平生对自己最有影响的导师,从他哪里明白了做科研的两个道理:一是持之以恒;二是使命担当。自此以后,沉下心来学习金融学知识,从事金融学研究。虽愚顿,但锲而不舍。至于科研的使命和担当,虽然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金融方面的问题,但一直无法很好地解释中国金融市场和发展的诸多问题。在这点上,发自内心地佩服自己的导师。


2020年注定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,值此之际,希望自己今后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中国的金融问题,探索中国金融发展的本源所在。




2020年12月26日

于加拿大 温尼伯







218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